適用對象:從事應用光學成像系統設計和光機設計領域的研究和技術開發人員。
主要課程介紹
光學系統設計 主講:王之江院士、徐文東、黃惠杰研究員
結合光學設計中的基本設計理念,闡述光學系統的基本要求及指標。并配以當前流行的光學設計軟件,立足于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產品,進行大量設計實例的分析和講解。 并提供生產實踐過程中的各類疑難問題的答疑。設計實例包括:顯微鏡、高斯成像、單透鏡、雙膠合透鏡、非球面單透鏡、多重結構激光擴束鏡、非球面檢驗光路、雙高斯照相物鏡、高倍顯微物鏡、各種結構的高溫鏡頭、光刻物鏡設計等等。
光機系統設計和光學加工 主講:朱健強 研究員
本課程的內容涵蓋了光機設計的原理、設計方法及常規內容。實例講解各類光學元件加工的工藝環節及其相關測控技術,培養光學工程師所必需掌握的平面、球面、透鏡、棱鏡等光學加工技術,非球面加工技術,特種光學元件加工技術,光學檢測技術等。原理是相同的,結構是千變萬化的,本課程立足工程需求,破除學習中的思維障礙,架起傳統教育和實際工作的橋梁。
課程特色
王之江院士攜各位授課老師親自答疑,幫助解決各種難題。
邀請國內從事光學設計的一線專家做最新的前沿技術報告。
單獨為學員之間提供交流互動、搭建合作的互動平臺。
同期活動
中科院光學設計高級講習班十周年慶典。
第二屆“CODE-V”杯全國光學設計大賽。
免費聽取“紅外成像高級培訓班”一天課程。
參觀國家重大光學工程---神光II裝置。
主講專家介紹
王之江,中國科學院院士,物理學家,光學專家。在光學設計、激光科學技術、光學信息處理等領域有很高的造詣。在光學設計方面,發展了象差理論和象質評價理論,形成了新的理論體系。在激光科學技術方面,領導研制成中國第一臺激光器,并在技術和原理上有所創新。榮獲了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。朱健強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主要從事神光II激光驅動器的總體光學和機械設計、結構設計以及相關檢測技術和測控技術的研究等,在精密光學機械設計中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。曾入選人事部百、千、萬人才工程;獲中科院青年科學家二等獎;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;首屆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。
黃惠杰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主要從事光機電算一體化技術、儀器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,涉及光散射測量技術、光學生物傳感技術、光學檢測技術、光學光刻技術和光學設計等。已負責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863計劃等多個項目,正在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。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,申請專利40余項,其中10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。
徐文東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具有豐富的光學系統設計和鏡頭設計經驗。獨立或主持設計了原子力顯微鏡頭部光學系統、長程面形儀的光學系統、成像板x射線攝影系統中的光學系統、光刻機對準子系統的光學系統等,三套與SPM配套的CCD觀察裝置的光學系統、十套顯微鏡物鏡鏡頭和一套LCD正投式投影機光學系統等通用鏡頭和光學系統。